每日优鲜发展绿色电商:呼吁政府出台政策

时间:2018-06-14    作者:未知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快递、外卖等行业在我国居民生活中的渗透率越来越高,快递和快餐包装的使用和不当处置导致的塑料垃圾污染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在去年12月,商务部、中央网信办和发展改革委三部门联合发布《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中也强调“发展绿色电子商务”,体现在对电子商务自身面临的环境保护挑战,应发挥电子商务的再生资源盘活能力。

在此背景下,每日优鲜方面表示,近年来在取得较快发展的同时,也在关注行业垃圾污染防治等方面问题。一方面,鉴于每日优鲜主要经营商品为水果、蔬菜等生鲜商品,在包装材料上首要考虑安全、环保问题;另一方面,在包装物减量化、包装袋可循环使用性及引导绿色消费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其中,在全过程管理开展绿色包装推广方面,每日优鲜在商品收储、分拣加工、支线物流配送和最终商品交付中,进行商品包装的全过程管理,采用了比例使用安全、可循环使用、易降解的包装材料等,具体表现在四方面:

1. 分拣加工包装减量化:在商品分拣加工环节,结合商品特性去除果身塑料网套,缓解塑料垃圾进入居民家庭后分散处置形成的污染。

2. 微仓补货设备循环使用:每日优鲜的商品在进行装载和周转运输中,全部使用可循环利用的物流周转箱进行装载运送。

3. 应用可循环利用束口包装袋:商品进入社区微仓后,微仓根据订单进行配货,将商品装入公司定制的带有品牌标识的束口购物袋,并在一小时内将商品送达用户手中。

4. 研制创新冻鲜商品包装材料:每日优鲜销售商品中,近24%的比例为冻鲜产品,故此制作了环保、可折叠、可多次使用的保温袋。

不过,每日优鲜在此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例如由电商企业自产业链下游推动包装和消费的绿色化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环保材料与商品配送需求的适配性不足。水果、蔬菜等生鲜商品单价较低、重量较大,因此在商品的交付配送环节,除安全性和环保性外,还需考虑包装材料的承重能力、拉伸程度等问题,但目前主流使用的环保技术如使用淀粉类材料、添加D2W氧化生物降解技术等,但在与供应厂商经过实验检测后发现,材料在承重、储存等方面与我司商品交付包装需求不尽匹配。

2.环保包装材料成本较高。每日优鲜在推广使用绿色包装上做了许多探索和尝试,如与国际包装材料供应企业进行包装合作研发测试,研制出复合材料环保功能纸袋,经实验在包装及冷链保温性能上与我司商品包装需求基本匹配,同时也可实现材料的充分降解,但量产采购成本居高不下,是现使用包装袋成本价格的6倍。同时,生鲜电商行业具有客单价较低、用户价格敏感度较高的特性,消费者与企业共同负担增加的包装成本意愿很小,如全部采用此方案进行包装,公司每单包装成本将增加3倍,占平均客单价近8%。

随着电子商务在居民日常消费中的渗透率越来越高,商品运输和交付过程中产生的包装垃圾也越来越多,污染防治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在电子商务领域推广绿色包装十分必要。每日优鲜方面呼吁,希望政府针对塑料垃圾污染防治、推动绿色消费可以出台政策文件和开展试点工作:

1.加大对上游包装制造行业支持力度

电子商务、外卖和快递行业接近消费者端,处于产业链下游的同时自身又是包装材料的消费端,如果仅从产业链下游倒推使用绿色包装,那么下游企业将因为可能承担激增的包装成本而放弃或暂缓使用绿色环保可降解的材料,拖慢绿色产业发展进程。绿色包装的推广使用,应该由政府引导、全产业链共同发力配合。因此建议政府出台更有力的产业政策,一方面鼓励环保材料行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不断更新迭代和改进现有环保材料技术,另一方面对于符合当前标准的环保材料的量产给予补贴,在推广试点阶段适度降低下游企业的采购成本。

2.鼓励电商、外卖和快递行业推广绿色包装

对于电子商务、外卖和快递行业企业,在推广使用绿色包装上开展的技术研发、模式创新和环保包装材料采购等方面,给予相应扶持;对于企业在APP上线商品配送方式勾选选项,通过积分鼓励、绿色信用等方式引导消费者开展绿色消费,根据施行情况给予奖励;在开展试点阶段鼓励三类企业积极参与并进行广泛宣传。

3.强化绿色消费宣传

电商、外卖和快递等领域的绿色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对该理念的接受程度,在这个方面,政府和企业都大有可为。下一步,应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动承担责任,全社会树立意识共同推动的机制,在此框架下,政府可以牵头带动企业发起呼吁,在社会引发强呼应,企业在自身平台上线依不同包装物分类定价、积分回馈、绿色信用等选项机制,引导和鼓励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减少包装物使用及提高包装物的循环利用率。

在线客服
热线电话
0571-81020564

微信公众账号